山東金邦機械有限公司

新聞中心

聯系方式

山東金邦機械有限公司

地  址:山東 臨沭沂蒙創業園

電  話:0539-6255077 

傳  真:15020355203

Q    Q:1206012060

郵  編:276700

郵箱:srfepxx@163.com

網址:www.ar-droid.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全球市場低迷 國內鉀肥山雨欲來風滿樓

  以日本農業生物科學研究所的宇賀優作為首的科研小組,在《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發表的論文說,他們在菲律賓的干旱高地上栽種的稻米中,找到一種深根基因DRO1。菲律賓這個稻米栽培品種稱為KinandangPatong,其特征是根部會直直向下延伸且深入泥土中,以便在干燥的土地中尋找水源;在一般水稻田里生長的稻米,根部不會伸得太長,且會向橫生長。

  俄羅斯烏拉爾鉀肥公司(Uralkali)宣布退出BPC聯盟的消息已過一周有余,相對于消息發布當日股票市場的恐慌,國內鉀肥市場表現的似乎異常冷靜。青海地區鉀肥企業正常生產、發運、鋪貨,貿易商耐心等待下游詢單,南方港口和北方邊貿的新貨源持續抵達。價格看似持穩,只是下游觀望情緒更加濃重。低迷了長達近兩年之久的國內鉀肥市場,很像近日暴雨來臨前,被悶熱和低氣壓籠罩的京城天氣,響雷過后是否會大雨頃盆。

  分與合僅是供應商的游戲?

  繼Uralkail退出BPC后的一周,本周二,白俄羅斯Belaruskali公司發布公告稱,已與卡塔爾貿易公司Muntajat就雙方共同銷售化肥事宜簽訂了框架協議。Muntajat負責每年銷售300萬噸Belaruskali生產的化肥。此協議作為Belaruskali公司新的銷售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開拓BPC未涉及到的新的銷售市場。Muntajat是一家總部設在多哈的公司,年銷售1000萬噸的石化產品、聚合物和肥料。該公司由卡塔爾政府于去年設立,擁有對受管制的化學品和石化產品在卡塔爾國內的購買、市場、分銷和零售的獨家代理權。而此次的協議,也是該公司第一次涉及其他國家的產品市場。Muntajat目前并未就此發表評論,但Belaruskali方面表現的較為積極,BPC總裁近日還會見了巴西進口商,以確保在該國的市場份額,并繼續保持與中方有關于下半年鉀肥進口合同的接洽。

  在國際鉀肥市場上,鉀肥需求度較高的國家,本國內的鉀資源均相對貧瘠。在過去的近十年里,國際鉀肥市場一直由Uralkali與Belaruskali合資企業白俄羅斯鉀肥公司(BPC)和由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ofSaskatchewan)、加陽公司(Agrium)和美盛公司(Mosaic)組成的北美鉀肥銷售聯盟(Canpotex)所主導。兩大鉀肥組織控制全球70%貿易量,兩個組織的成員并不直接和需求方打交道,而是通過兩大貿易組織代理,從而增加其話語權,聯手將鉀肥價格維持在遠超過生產成本的水平上。而另一方面,鉀肥消耗量超過全球產量三分之一的中國、印度和巴西三個鉀肥需求大國,每年都要為進口鉀肥支付高額的采購價格。

  近幾年來,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各大鉀肥供應商不斷擴張其產能。從2010年到2015年,世界鉀鹽產能計劃從4270萬噸增加到5960萬噸,增漲率達到近40%。國際鉀肥市場供應量的增加速度遠超過需求量增速,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2012年北美地區鉀肥庫存一直處于高位,據TFI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10月底,北美鉀肥總庫存量達到峰值,約為307。7萬噸(折純量約207萬噸),較去年同期164。5萬噸增長了52。7%,較過去五年平均庫存量175。1萬噸多43%。11-12月份,供應商為了控制市場供需平衡陸續減產,庫存量的增加速度放緩,但截至12月底,庫存總計314。5萬噸,仍比過去五年同期均值高出37%,也比2011年同期高出了26%。

  在供需失衡的壓力下,盡管兩大銷售聯盟持價態度明確,但國際鉀肥銷售價格也在逐年下滑。供應商們想保證收益,只能增加其銷售量以抵消價格下跌帶來的利潤率降低。但是在市場總需求量基本持平的前提下,一方增加其銷量,意味著其他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就要隨著減少。其實早在今年5月芝加哥國際肥料會議上,有關BPC有可能解體的消息就引起過廣泛關注。Belaruskali的一些部門試圖不通過BPC售貨,引發Uralkali方面不滿,但是當時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否認了這一消息,并表示:“在目前狀況下,雙方應該做的是強化統一,任何試圖分裂的行為只會對Uralkali和Belaruskali雙方均造成傷害。”不過隨后,烏拉爾鉀肥公司總經理巴烏爾格爾涅爾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烏鉀2013年計劃生產氯化鉀950萬噸。,如果與中國市場下半年鉀肥大合同順利簽署,產量將增至1050萬噸。巴稱,上半年未與中國簽訂海運供貨合同。此前,每年通過鐵路對中國的發貨量達200萬噸(每月15萬噸),如果成功簽訂海運合同,每月供貨量將增至20萬噸。Uralkali希望在保證陸運的前提下,今年仍可與中方簽訂海運供貨合同。但是中國今年鉀肥市場整體行情一直低迷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下半年鉀肥海運進口量預計很難與上半年持平,如果Uralkali方面再涉及海運合同,那意味著其他方面的供應量勢必有所下降。在BPC銷售聯盟未分裂之前,其控制了全球總規模近220億美元的鉀肥市場份額的43%,而僅Uralkali的產量就占了全球的五分之一,且俄羅斯有著全球鉀肥供應商中生產成本最低的優勢,在全球4000萬噸鉀肥交貨量中,僅俄羅斯一方擴產,就可覆蓋加拿大、德國、以色列等國的總量。所以,當初雙方既然能在利益的前提下達成聯盟,那在利益分配達不到一致的情況下解除聯盟也就不足為奇了。

  市場低迷全因供需不平衡?

  2013年上半年,在國際供應商開足馬力全力保證供應量的同時,國內鉀肥市場延續了2012年末的低迷態勢,交投持續清淡,市場供大于求局面依舊突出。上半年鉀肥價格、國產鉀肥產量、國產鉀肥企業利潤以及開工率較前期均有所下降,而進口量和庫存量卻在持續增加。

  據《農資導報》記者高妍了解,截止2012年底,港口和企業鉀肥庫存結轉量約370萬噸。2012年由于國內大的鉀肥生產企業和大的進口貿易經銷企業實行聯銷聯儲政策,各大復合肥企業的庫存豐富,其庫存量基本能滿足一季度的鉀肥需求量,這部分庫存量約有240萬噸左右。青海地區2月下旬開始進入正常生產,2013年上半年國產鉀肥產量折氯化鉀達251萬噸。

  進口方面,2013年上半年中國海運鉀肥大合同數量為320萬噸,在3-7月集中到港。1-6月氯化鉀進口總量為363。4萬噸,其中海運257萬噸,經俄羅斯通過鐵路來自邊貿的進口量109。5萬噸,分別占進口總量的約70%和30%。其中一季度邊貿鉀肥進口量每個月都保持在20萬噸左右,為近兩年來最高。

  綜合以上數據,2013年1-6月國內鉀肥總供應量為1224。4萬噸氯化鉀(折),與2012年1253萬噸氯化鉀(折)的總需求量基本持平。這就意味著,下半年即使沒有鉀肥進口,僅國產鉀肥正常開工就可以保證2013年全年的鉀肥需求量。

  在龐大的供應量保證下,鉀肥價格從年初至今,一直呈緩慢下滑趨勢。以邊貿俄紅鉀為例,目前60%俄紅鉀邊貿口岸報價2000元,而2012年同期的價格是3050元,下降幅度高達34。5%。國內鉀肥市場自2011年就開始進入成交清淡狀態,在總體需求量不旺,市場缺少有利支撐的情況下,低迷預計還將持續。目前整體經濟環境不振使得業內對后期需求難有信心,另外復合肥市場處于淡季,開工率較低,前幾年鉀肥價格的非理性波動也讓采購者保持著理性的心態,各地經銷商觀望為主,價格普遍高報低走,成交多為一單一議,這也導致目前各廠家及貿易商對外報價多數淪為擺設,成交價格總體仍較為混亂,個別地區極端價格的出現,也再進一步削弱業內對鉀肥后市的信心。

  中國市場將如何劃分?

  中國市場做為三大主要鉀肥需求國之一,也是亞洲地區鉀肥市場標桿,一直是國際鉀肥供應商關注和爭奪的焦點。BPC聯盟未解體之前,對中國市場的鉀肥供應比例也是逐年提高。2012年在中國鉀肥進口總量的634。2萬噸重,通過BPC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進口量達370。37萬噸,占總量的58。4%,同比上漲33%。來自加拿大100。6萬噸的進口量位居第二位,占總量的15。87%,同比下降了41。53%。ICL做為中國鉀肥進口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12年來自以色列的供應量為82萬噸,占總量的12。9%,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35。08%。另一個市場份額增長較高點是德國,2012年供應量較前期增長了47。75%,但是我國目前從德國方面進口的鉀肥總量較少,2012年來自德國的進口量僅為24。69萬噸。另外,約旦方面還有增長空間,而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進口量雖不多,但也呈增長態勢。

  進入2013年后,1-6月中國進口氯化鉀總量為363。4萬噸,其中來自俄羅斯的進口量達173。4萬噸,占總量的47。7%,較2012年所占比例下降了近10%。而來自加拿大的進口量為106。3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9。2%,較去年低增長了13。33%。來自以色列的進口量為51萬噸,14%的市場份額與2012年基本持平。另外來自德國的進口量17萬噸,所占市場份額繼續上漲,由去年底的3。89%上漲至4。67%。綜上數據可以看出,2013年上半年,其他供應商在中國市場份額比例的增加似乎都來自與BPC份額的減少,也許這也是Uralkali脫離BPC的原因之一。

  Uralkali與BPC分裂后的當天,又同時發布消息稱已與中農簽訂下半年鉀肥50萬噸海運大單。此筆交易的價格至今仍未透露,不過Uralkali首席執行官VladislavBaumgertner上周在答記者問時側面表示:“烏鉀自本月起將滿負荷生產,計劃將今年產量提升至1050萬噸,截止2014年,計劃提升產量至1300萬噸。烏鉀目前以追求銷量為主,而不是價格的穩定。對于中國市場,下半年價格將在到岸價350美元左右,比上半年價格每噸下降50美元。而現貨價格甚至可以下降到300美元甚至更低。”這番言論也引起各方對鉀肥價格后期走勢的恐慌,本周東南亞和獨聯體鉀肥到岸價相繼下滑,壟斷了多年的鉀肥價格,也許今后價格走勢將更貼近市場,而這也許也將是影響下半年中國市場鉀肥進口份額的變化的主導。

  回顧近半月來“難得熱鬧”的鉀肥市場,供應商集中度的降低,對于每年鉀肥進口量超過600萬噸的我國來說,算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利好。目前港口、邊貿進口鉀不斷到貨,國產鉀發運較為順暢。有鉀肥需求的地區幾乎都有了鉀肥庫存。局部據稱已是貨滿為患。據悉,進口鉀也加入了聯儲操作,而且規??涨?,足以見得目前鉀肥廠商之艱難。下半年國內鉀肥價格又將何去何從,似乎是業內目前心知肚明卻又不愿挑明的事實。無論怎樣,持續了多年的高價鉀肥價格理性回落,對于最基層的肥料使用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如何把握時機,推廣宣傳更科學合理的增加鉀肥施用量,也是下一步各方鉀肥經營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08-19  【打印此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