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ojx.com 版權所有 2008-20011 魯ICP備11001382
- 電話:0539-6255077 Email:srfepxx@163.com
- 緩控釋肥設備,控釋肥設備,樹脂包衣設備,硫包衣設備,復合肥設備,有機肥設備,復合肥撲粉機
山東金邦機械有限公司
地 址:山東 臨沭沂蒙創業園
電 話:0539-6255077
傳 真:15020355203
Q Q:1206012060
郵 編:276700
網址:www.ar-droid.com
近年來,我國緩控釋肥料迅速發展。在6月21日于北京召開的第六屆國際緩/控釋肥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代表圍繞緩控釋肥產業的科技創新及推廣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研討,并提出隨著這一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更要多些冷靜、理性的思考,加強自主創新,明確未來方向。
中國是世界緩控釋肥料生產和消費的大國。目前全國有30多家科研院校、近百家企業進行緩控釋肥研發和生產。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巡視員何才文表示,農業部已組織相關專家起草了關于啟動實施高效緩控釋肥使用補助試點項目的建議,正與有關部門溝通銜接,共同研究出臺具體的政策措施,同時,也希望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大緩控釋肥的研發投入,解決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生產出符合科學施肥要求和作物施肥規律、真正具有緩釋控制效果的農民歡迎的好產品,切實加強產品質量的控制,真正服務于農業生產,維護好農民利益。
緩控釋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環保省工方面的優勢,也使其成為了測土配方施肥的好搭檔。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肥料處副處長楊帆以2011年在湖南、安徽兩省開展的金正大含緩釋肥料復混肥氮肥利用率試驗為例,肯定了緩控釋肥與測土配方施肥的有效結合。試驗數據表明,在湖南雙峰縣水稻、安徽宣州水稻上,施用緩控釋肥比配方施肥的普通肥料利用率分別提高了3.04和5.3個百分點,比農民習慣施肥利用率則提高了11.6個百分點。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化肥處副處長韓紅梅表示,國家對發展緩控釋肥的思路是不斷加大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力度,未來緩控釋肥企業應將重心放在開發廉價、高效緩控釋氮肥或氮鉀肥上,工藝上力求做到高性能、低成本。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秘書長趙秉強認為,中國緩控釋肥整體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展的重點是創建適合中國特色的產品,重點在推廣應用。
“高效緩控釋肥料是中國肥料發展的必然趨勢,目標市場是大田作物。中國緩控釋肥料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將進一步推動世界緩控釋肥料產業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的迅速發展。”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樊小林教授說。而鄭州大學的許秀成教授則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及保護環境的角度作了進一步詮釋。他說:“國家糧食安全呼吁高利用率的肥料。21世紀的糧食生產是實施最大效率、最少污染的農業,咱們往往重視最大效率而忽視了最少污染。減少環境負擔的施肥法是施用緩控釋肥料,這類化學肥料能達到高產、高品質、低污染。無論是聚合物包膜、包硫尿素、涂層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的穩定肥料、內制式緩釋肥料、控失肥等都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緩控釋肥生產技術不斷成熟的同時,產品推廣面積正在在逐年增加。“國內緩控釋肥料的確在蓬勃發展,但我們也需要在目前的形勢中冷靜思考。”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王旭說。據她介紹,從2006年國內首個緩釋肥料產品獲得登記開始,至今登記證還在有效期內的此類肥料僅有7個,其中4個是包衣尿素,3個是復合養分包膜。她強調申請產品登記的企業一定要技術過硬,并希望警惕迅猛發展可能帶來的行業弊端。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劉淑蘭、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武希彥分別從氮、磷肥行業角度剖析了緩控釋肥的發展。相關科研院所的專家和學者介紹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也與大家分享了他們在緩控釋肥產業轉化、推廣應用方面的體會。本次論壇由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金雷肥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